打工人是什么梗为什么火?3个理由告诉你真相

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

那天早高峰挤地铁,旁边俩小伙子边刷手机边嘟囔:“早安打工人!又是搬砖的一天。”我心里咯噔一下,打工人?这新词儿啥意思?回家一搜微博,好家伙,热搜挂得稳稳的。朋友圈里半夜加班的文案也都成了:“凌晨三点改完方案,打工人永不为奴!”这词儿简直像野草一样疯长。

我的实践过程

第二天回公司,我逮着人就问。先问隔壁工位老王:“你算打工人吗?”老王敲键盘的手都没停:“废话!房贷车贷压着,老板指东不敢往西,不是打工是”下午茶水间碰见做设计的95后妹子,她举着咖啡杯翻白眼:“姐,谁还不是工具人?你看我凌晨三点交的图,甲方一句话打回,这杯美式就是我的续命油!”连公司新来的00后实习生都凑过来:“打工人多酷!自嘲又不丢人,总比装孙子强。”

晚上约了几个老同学撸串。酒过三巡,我故意把话题扯到工作上。做程序员的阿强猛灌一口啤酒:“打工?我管这叫赛博搬砖!昨天修bug到两点,项目经理还问我为什么不通宵。”干HR的小芳拍桌子笑:“你们知足!我天天给老板筛简历,招进来的985管我叫姐,转头人家年薪是我三倍——这才叫打工人の觉悟!”

回家路上越想越有意思。我翻遍了三天内的热门微博:程序员把键盘P成砖头,文案在工位挂“摸鱼中”的牌子,甚至外卖小哥的电动车都贴了“打工魂”表情包。手机里刷到三条爆款视频:一条是西装小哥地铁里啃包子配热血BGM,一条是建筑工人高空吃饭盒镜头抖得厉害,还有个扎双马尾的姑娘跳着舞唱“打工赚的钱都给了房东和拼多多”,点赞全破十万。

真相浮出水面

熬了个通宵整理素材,三个关键点啪地蹦出来

  • 谁都憋着口气要发泄:程序员996修福报?小职员被甩锅?连老板都说自己给银行打工。这词儿像高压锅的排气阀,甭管你坐哪个位置,压力呲出来就舒坦。
  • 苦中作乐是生存本能:以前叫社畜听着惨兮兮,现在一句“打工人”带着嘻哈手势说出来,被甲方折磨也能发个狗头表情包自嘲,苦事愣是玩成梗。
  • 抱团才能对抗焦虑:看清洁工大爷休息时刷“打工人”短视频乐呵呵的,突然觉得格子间和工地没啥区别。这词把所有人都捆在同一条船上,风浪越大,口号越响。

我想说

整理完这些材料,突然想起自己刚毕业那会儿。在城中村租300块的隔断房,每天啃馒头跑业务。要是当年有“打工人”这词,我肯定把传单P成宝剑,把客户拒绝短信截图配文“今日打工经验值+1”。说到底哪有什么高深道理,不过是千万普通人扯着嗓子喊了一句:“老子活得累,但老子不服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