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《经营婚姻》这部电视剧,我还真就从头到尾给看了一遍,那可真是一段“实践”经历,现在回想起来,还挺有意思的,今天就来跟大家伙儿说道说道我当初是怎么“实践”这事的。
当初是怎么开始“追”这部剧的
我记得那会儿是好几年前了,具体哪一年记不太清,反正就是有段时间,晚上回家吃完饭,就觉得特没劲。那阵子我刚换了个工作,新环境嘛一开始也不太忙,到家就早,媳妇儿,她那段时间也清闲。俩人大眼瞪小眼,总得找点事儿干?
是我媳妇儿先瞅见的这剧。她跟我说:“你看这电视剧名字,《经营婚姻》,听着好像挺有道理的,咱俩也结婚有些年头了,要不看看人家咋‘经营’的?”我一听,行,反正也没啥别的娱乐活动,那就瞅瞅呗。当时纯粹是抱着一种好奇,或者说想打发时间的心态开始的。
一步步“啃”下这部剧的过程
我们就这么着,每天晚上固定时间,搬个小板凳,不对,是窝在沙发上,打开电视,一集一集地看。刚开始看头几集的时候,还觉得有点意思,毕竟讲的是家长里短,夫妻之间那点事儿,有些地方瞅着还挺贴近生活的,比如买家具那段,我记得我跟我媳妇儿当时也为这事儿掰扯过。
可看着看着,味道就有点不对了。看电视剧就怕那种特“作”的角色,还有那些为了冲突而冲突的剧情。 这部剧里头,有些角色,特别是那个女主角,有时候真让人看得脑门子冒火,觉得这人咋这么不懂事?有些情节,感觉有点为了编故事而编故事,不太符合常理。我记得有几个镜头,一家子人坐一块儿,那气氛紧张得,感觉说不上两句就得打起来似的,太夸张了点。
我媳妇儿有时候看得直撇嘴,说:“这演的是啥呀,现实里谁这么过日子?” 我,一开始还劝她:“电视剧嘛不都这样,夸张点才有看头。” 但我心里也犯嘀咕,这哪是经营婚姻,这简直是在折腾婚姻。
中间有几次,我都想弃剧了,觉得太浪费时间。可有个毛病,就是干啥事儿不喜欢半途而废,既然开始了,就想着好歹给它看完,看看它到底能“经营”出个啥结果来。再说了,每天晚上跟我媳妇儿一起吐槽剧情,也成了一种别样的“乐趣”。我们就一边看,一边讨论:“你看你看,这事儿要搁咱家,肯定不能这么办。”
“实践”完成后的点滴记录与感悟
就这么着,大概花了个把月的时间,断断续续的,总算是把这部剧给“啃”完了。看完一集,我跟我媳妇儿对视了一眼,俩人都松了口气,好像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似的。
要说从这部剧里学到了啥“经营婚姻”的秘诀,那可真谈不上。反而,它更像个反面教材集锦。 哪些坑不能踩,哪些话不能说,哪些事儿不能做,倒是通过那些夸张的剧情,看得明明白白的。
我最大的感触就是,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,它为了戏剧冲突,会把很多矛盾放大,把人物性格极端化。真正的婚姻,哪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儿,更多的还是柴米油盐的平淡和细水长流的陪伴。 你要真学电视剧里头那么“经营”,估计这日子是没法过了。
我这“实践”《经营婚姻》的过程,得出的记录就是:
- 第一,看电视剧就图一乐,别太当真,更别拿来当生活指南。
- 第二,夫妻之间,最重要的还是沟通和理解,少点“作”,多点体谅,比啥“经营技巧”都强。
- 第三,过日子还是得脚踏实地,别总想着那些虚头巴脑的。平平淡淡才是真,这话一点不假。
现在回想起来,那段每晚追(或者说“熬”)《经营婚姻》的日子,也算是我跟我媳妇儿生活里的一段小插曲。虽然剧不咋地,但俩人一起吐槽、一起讨论,也算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。这可能也算是歪打正着的一种“经营”?哈哈,谁知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