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们儿几个,今天得空,给大伙儿说道说道我最近捣鼓的一件事儿。前几天收拾家里那堆老掉牙的破烂,你猜我翻着啥了?一台积了起码一指厚灰的红白机!线都发黄了,我寻思着悬了,结果插上电,居然还能亮!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:必须得把《超级马里奥兄弟》这老祖宗给再通一遍,找找当年那股子劲儿。
我的折腾记录
说干就干,卡带吹了吹灰插进去,熟悉的音乐一响,就是这个味儿!现在瞅着那画面,确实是磕碜了点,全是大马赛克块块。可搁二十多年前,这玩意儿在我眼里,那就是顶级大制作!
一上来,游戏里也没人教你怎么玩,不像现在游戏,新手引导恨不得塞你嘴里。就一个小矮子马里奥杵在那儿。你往前拱,顶个问号砖,蹦出个蘑菇。你下意识就去吃了,然后“咻”一下,马里奥就变大了!这设计,我跟你说,真他娘的绝了!根本不用一个字告诉你,你就全明白了。然后你就会琢磨了:
- 蹦跶,得跳过去。
- 踩扁那乌龟壳。
- 吃了花就能吐火球,biubiubiu!
就这么着,两个穿着背带裤的水管工,靠着这些个简单的动作,就开始了救公主的漫漫长路。看着简单,可里面的门道深着。
这回重玩,我可是铆足了劲儿。第一大关,那简直是闭着眼睛过,小意思。但从第二关开始,特别是那水底下,就开始折腾人了。那些个破鱼,还有会往下掉的乌贼,烦得要死。死了不知道多少回。我跟自个儿说,不急,这就是个熟练工种,慢慢磨。反正这游戏,它给你的阻碍,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样,关键是你怎么琢磨出过去的方法。
我记得特清楚,有个地方,连续好几个小平台,底下就是万丈深渊,平台还一个接一个地掉。我卡那儿,估摸着摔下去能有二三十次。一开始老是跳早了,或者脚滑了那么一下,就直接嗝屁。后来我琢磨出来了,这玩意儿它有节奏!你得看准了那平台冒出来的一瞬间,果断起跳,还得控制好力度,不能跳大了也不能跳小了。练,就是硬练!终于过去了那一刻,那感觉,甭提了!浑身舒坦!
到了后面几关,那库巴是越来越难缠。火球吐得满天飞,还会跳。每次打到他,都得小心翼翼,跟他周旋。死了重来,死了再重来,反正就是磕。我这人犟,不把它磕过去我睡不着觉。
玩完之后的一些瞎琢磨
好不容易把公主救出来了,放下手柄,我这老腰都快断了。但这心里头,是真舒坦。这《超级马里奥兄弟》,说白了,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游戏设计入门书。没一句废话,上来就让你动手,在玩里头学东西。哪像现在有些游戏,屁大点事儿,教程能给你叨叨半天,生怕你不会玩似的。
而且你别看它画面简单,操作也就那几个键,但趣味性是真的强。就是那种你不断尝试,不断失败,靠自己琢磨和练习,硬生生把难关给攻克了的快感,特别纯粹,特别直接。不像现在那些花里胡哨的,动不动就让你掏腰包,玩个游戏比我当年年轻时候搬砖还累。
想当年,任天堂就靠着这红白机,还有马里奥这几个当家小生,硬是打下了一片天。说马里奥是FC(NES)这台机器的灵魂,一点都不过分。直到这游戏都三十好几年了(好像是1985年出的?),再拿出来玩,还是觉得有意思。这可能就是经典的魅力。
这回重新通关《超级马里奥兄弟》的经历,就跟大伙儿分享到这儿。一路磕磕绊绊的,死了多少回我都数不清了,但看到通关画面的时候,还是挺有成就感的。就是想说,有时候,这些最原始、最简单的东西,反而最能打动咱们这些老家伙。这游戏,还是那个味儿,一点没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