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这事儿,就是那个“女子被扒衣泼粪”的,听着就让人心里堵得慌。光天化日之下,怎么就能干出这种事?扒衣服,泼粪,这得多大仇、多大气!
就爱琢磨事儿,也爱瞎鼓捣。这种极端的事儿,我虽然没亲身在现场(那也太吓人了),但类似这种矛盾激化,我是真的见过,也算是我自己的一种“实践观察”。
我的一些经历和观察
我跟你们说,这种事儿,真不是一下子就闹出来的。我之前住那个老小区,楼上楼下因为噪音问题,那真是折腾了好几年。
一开始,就是楼下老王说楼上的小李家,孩子半夜老是跑来跑去,扔东西,吵得他们家神经衰弱。小李,也委屈,说孩子小,管不住,而且他们也尽量注意了。那时候,大家还都算客气,就是互相抱怨几句。
接着,我就看到他们开始在楼道里“较劲”了。比如,老王会在小李家门口“不小心”洒点水,小李,有时候出门声音就特别大。物业也来调解过几次,每次都是好话说尽,劝劝这个,说说那个,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。我当时就想着,这得找个法子让他们坐下来好好谈谈,光靠物业这么“和稀泥”肯定不行。
我还真试过。找了个周末,买了点水果,想把老王和小李约到一块儿,在我家或者楼下小花园,心平气和地聊聊。老王来了,小李死活不来,说“跟他没什么好说的”。你看,这沟通的桥梁一旦断了,就麻烦了。
后来,情况就越来越糟。我亲眼见过他们在楼道里指着鼻子骂,骂得那个难听,祖宗十八代都问候遍了。有一次,老王直接把小李家门口的垃圾桶给踢翻了,垃圾撒了一地。小李也不含糊,不知道从哪儿弄了点颜色水,泼在了老王家门上。那阵仗,我们这些邻居看着都心惊胆战的,生怕哪天真动起手来。
虽然没到“扒衣泼粪”那么恶劣,但那种互相报复,升级加码的劲头,我是看得真真切切。还是因为其他原因,小李搬走了,这事儿才算消停。
事情是怎么一步步到这种地步的?
通过我自己的这些“实践观察”,我琢磨着,很多矛盾升级,闹到不可收拾,往往有这么几个阶段:
- 最初的忽视与不沟通: 很多小矛盾,一开始可能就是个误会,或者生活习惯不同。如果这时候双方都能好好说,或者有个权威的人出来调解一下,可能就过去了。但往往是一方觉得委屈,另一方觉得你小题大做,谁也不服谁,话就说不到一块儿去了。
- 矛盾的初步升级: 口头上的冲突是最常见的。从抱怨到争吵,再到谩骂。这个阶段,如果没人管,或者管不住,那火气就会越积越大。就像我说的,物业来了几次,但没起到实质作用。
- 行为上的报复开始: 当语言攻击已经满足不了情绪发泄的时候,有些人就开始动“歪心思”了。比如我小区那个,泼水、踢垃圾桶,这些都算是初步的行为了。今天新闻里这个“泼粪”,那就是更激烈的报复行为了。
- 最终的失控与极端化: 如果行为报复还没法“解气”,或者对方也采取了反报复,那情绪就可能彻底失控了。这时候,什么道德、法律,可能都抛到脑后了,一心就想着怎么让对方更难受,怎么把自己的“委屈”加倍奉还。扒衣服,当众羞辱,就是这种极端情绪下的产物。
所以说,看到今天这个“女子被扒衣泼粪”的新闻,我虽然震惊,但回想起我自己的那些观察,又觉得这种事情的发生,背后是有逻辑可循的。 它不是凭空出现的,都是一步步从小事儿积累、发酵,3“砰”的一声爆开的。
我这实践记录,可能有点啰嗦,也没啥高深理论,就是把我看到想到的给大伙儿念念。关键还是那句话,邻里之间,甚至是任何关系里,多点沟通,多点理解,矛盾初期就想办法解决,别让小火苗烧成燎原大火。 真到了那一步,伤人害己,何苦?